APP下载

微信公众号

CCMTV APP

登录后可享受
同步多端记录
个性推荐视频
登录
2025 CSCO Young 年中会 | 刘哲峰教授梳理晚期NSCLC免疫治疗的进展、挑战与未来展望
CCMTV肿瘤频道 2693次浏览
2025-06-25
图片
图片

引文

2025年6月6日-8日,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青年专家委员会年中会在上海顺利举办。本次会议由CSCO主办、CSCO Young协办,将肿瘤领域的青年菁英汇聚于此,共同探讨肿瘤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,推动肿瘤诊疗创新发展。CCMTV特邀解放军总医院刘哲峰教授,全面总结了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所取得的成就,系统分析了当前免疫治疗在肺癌临床应用中尚未满足的需求,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前瞻性展望。



CCMTV

肺癌分会场中的晚期 NSCLC 免疫治疗的优化和创新报告引起广泛共鸣,请您谈谈当前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还有哪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?


图片

刘哲峰教授




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晚期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,极大地延长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,让晚期肺癌患者活过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成为可能,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,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

但是目前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的治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,首先是单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(如PD-1抑制剂)的效率并不高,患者生存获益的比例相对较低;尽管目前临床上尝试通过联合治疗来提高疗效,包括免疫联合化疗、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、免疫联合ADC类药物、双免疫治疗或双特异性抗体等,这些联合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,但也面临毒副作用等多方面的制约。


其次,现阶段缺乏精准的肿瘤标志物筛选方法,尤其是针对免疫治疗的标志物,对免疫检查点的了解还不够深入,限制了免疫治疗的精准性。未来需要在基础医学和临床转化医学方面加大对肿瘤标志物的探索,开发更多免疫检查点,实现更精准的免疫治疗。


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通过多种药物、多个靶点抑制剂的联合使用,同时综合考虑联合治疗后的毒副作用,能够更好地控制肿瘤。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新药上市,以进一步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。




结语

免疫治疗显著延长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,使“长生存”成为可能。然而,单药免疫治疗疗效有限,因此联合治疗方案被广泛探索以提高疗效。尽管联合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果,但目前仍面临肿瘤标志物筛选不精准、免疫检查点研究有限等问题,制约了免疫治疗的精准性。未来的研究方向将集中在探索更多免疫检查点、开发精准的肿瘤标志物、优化联合治疗方案以及推动新药研发等方面,以期进一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。


更多会议内容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

图片


专家介绍


图片





刘哲峰 教授

解放军总医院  

第三医学中心肿瘤内科/放射治疗科

主任、主任医师、教授、研究生导师

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
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理事
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老年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
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
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
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

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

中国抗癌协会(CACA)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

中国抗癌协会(CACA)纵隔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

中国抗癌协会(CACA)肿瘤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

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

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免疫治疗不良事件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
审核:刘哲峰 教授

整理:CCMTV肿瘤频道


本平台致力于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丰富的医学信息。请注意,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替代专业的医疗建议,也不应被用作诊疗指导。如果将这些信息用于非医学信息了解的目的,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。此外,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描述和观点。如有涉及版权问题,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
— END —

图片

CCMTV临床频道注册会员数据突破210万+,平均每日更新视频及资讯内容300余条,目前拥有医学视频数量10万+,累积时长达185万+分钟,致力于打造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的专业服务平台。CCMTV药械营销推广覆盖开发期(上市前)、导入期(上市)、成长期、成熟期、衰退期。通过CCMTV朱雀AI大模型,实现权威精准触达和智能反馈分析,助力药械推广进入数字化闭环营销时代。

发送
CCMTV肿瘤频道
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